看到 Jesse 做了2020总结,觉得自己也有必要跟风做一个。本文主要记录2020年的数字消费,对各种虚拟服务稍加点评。
阅读
The New York Times(电子版)
$1.99/月,总花费$24。
The New York Times (NYT) 应该是影响力、免费用户数、付费用户数均为全球第一的英文主流媒体。如果你想阅读一些优质的英文媒体,不妨从免费的 Vox News 开始,然后再考虑订阅 NYT。
NYT 电子版虽然标价$8/月,但经常打折,有阵子整天推送 $1.99/月的促销广告,算下来很便宜就去订阅了。$1.99/月的特价仅持续2年,之后会稍有涨价,购买时注意看 Term。没有付费墙的阻拦,电脑和手机App 体验都很好。看头条新闻主要用 Google News, NYT 算是对评论类内容进行一个补充。
Economist (电子版)
原价$189/年,目前半价促销中;使用学生优惠,总花费 $149。
Economist 是英国的一本周刊,主要关全球注政治、经济与商业的综合类媒体。特色是没有署名、立场鲜明,似乎所有文章都由同一人写的。因句式工整、用词风骚、且风格统一,被很多考雅思、学英文的人追捧模仿。
似乎所有主修英语的人都啃过 Economist,上学时读 Economist 经常会睡着。从接触 Economist 以来,一直读的都是网页抓取生成 Epub/PDF 格式盗版,虽然现在只有坐飞机或者深夜睡前会看上两眼,但是付费订阅也算是对 Economist 的支持了。如果有硬需求,推荐购入,移动App 阅读更友好,也有有声版可以随时切换,还可以随时查询所有历史文章。
Wired
价格 $5/年,总花费$5。
Wired 杂志大概是英文科技媒体中最有深度的了。正价是 $10/年,但几乎每天都在特价销售。
懒得用 Wired App,在 Google News 客户端中登陆了 Wired 账户,就可以直接在 Google News 中浏览付费内容了。Wired 杂志在 Apple News+ 中体验最佳。Wired 个人并没有觉得啥惊艳的,但是少了它却觉得少了点东西。
Inoreader Pro
$49.99/年,总花费$49.99,已取消续订。
Feedly 和 Inoreader 是唯二可选的 RSS 阅读器了。因为发现本站在 Inoreader 订阅数比在 Feedly 上要多不少,所以也顺大流换用了 Inoreader。购买 Pro 版本是想使用 Newsletter 转 RSS 的功能,后来发现很少用到,付费版功能虽多,但在实际使用中没感受到区别,就取消了订阅。
影音
Netflix
价格 41.99 土耳其里拉/月,总花费约 $69。
关于Netflix,本站已经有文章介绍得很详细了。
并没有太多时间看 Netflix,想看视频也习惯用 YouTube 看短视频,Netflix 更像是一种必备的基础服务,一直放在那里。凭本事花钱买的,为什么要看呢?总共4个 Profile 和朋友共享,很便宜,目前土耳其区账号已经不能观看香港区内容。
Disney Plus
价格 $6.99/月,总花费$6.99,已取消续订。
Disney Plus 是迪斯尼推出的流媒体平台,主要提供 Disney、Pixar、Marvel、Star Wars、National Geographic 等厂牌生产的内容,和旗下的流媒体平台 Hulu 互补。单独购买 $6.99/月有点贵,叠加 Hulu 和 ESPN 的套餐后,$13/月比较划算。因为2020年 一年获得7000万付费用户,远高于预期,所以迪斯尼会在2021年中进行一次涨价,避免用户增长过快。
体验还不错,12月底才尝试订阅的服务,目前没有刚需,准备等新剧集上线后再购买。如果提供了中文字幕,那一定是要买给家人看的。预计2021年中登陆台湾地区时会提供中文字幕。
YouTube Premium
价格 $11.99/月,总花费0元,已取消续订。
YouTube Premium 已经和 YouTube Music Premium 合并,提供后台播放、无广告、YouTube Music、会员专属内容、离线下载等服务。
在 YouTube 第998次弹窗推荐 Premium 免费试用时,终于点击了确定。 后台播放功能能显著提升数字生活的幸福感,其他功能几乎用不到。但考虑到 不能沉迷 YouTube的罪恶算法中 ,最终没有继续订阅。
Apple Music
价格 $9.99/月,总花费$120/年。
Apple Music 的好处就是有新歌了可以立刻听,好看。从网易云音乐到虾米音乐到 Apple Music,我的歌单早就遗失在迁移的过程中,即使没有遗失,歌单也灰了一大半,所以索性遇到什么听什么。推荐歌单不喜欢的时候,就听关注好友辛苦做的歌单。
Pocket Casts
价格 $9.99/年,总花费$9.99/年。
从小用到大的播客客户端,中规中矩但功能强大。Premium 可以使用桌面客户端和云存储功能,付费主要是为了支持 Pocket Casts,觉得会用到 Premium 中的桌面客户端,但只有购买后试用过一次。
Audible
$7.99/月,总花费$50/年。
如果需要听英文有声书但又找不到资源,选择亚马逊旗下的 Audible 绝对不会错。Audible 2020年推出了 Audible Plus 服务,可以理解为 Kindle Unlimited 的有声书版本。大概几万册有声书可以免费听,当然,和 Kindle Unlimited 一样,大部分最热门有声书并不在免费列表中。重度用户可以考虑更贵的套餐 Audible Premium Plus,不但有免费目录,每月还有credit 用于直接购买有声书。
订阅后发现根本不会用,取消了。试用了新套餐 Audible Plus 没有用,取消了。取消订阅后痛定思痛,觉得一定要多听听书涨涨知识,最后还是取消订阅。播客都听不完听啥有声书。
软件服务
Surfshark VPN
$60/两年,总花费$60。
主流传统VPN之一,类似的产品还有 Express VPN,Nord VPN, Hotshpt Shield,Cyber Ghost 等。主要市场在国外,目标用户是注重隐私和需要解锁流媒体的用户。因为营销预算充足,无论怎么搜索,这些产品永远在各网站的最佳VPN名单中,其中两家还给本站发过推广邀请。在中国的速度比较慢,但一直有可用节点,如果找不到好用的代理服务商,凑合用下他们也还是可以的。
Surfshark VPN 大概是这些传统 VPN 服务商中最照顾中国市场的,提供了 Shadowsocks 节点,但是线路很烂。大概因为促销便宜脑子进水买了他家。其实我还买了 AdGuard VPN 和其他忘了名字的 VPN…
Dlercloud
团队版 ¥1888/年,实际花费¥1500。
主力代理工具。因为之前推荐过这家服务,所以有300元的推广费可以抵扣,目前这个套餐已经涨价。团队版的好处是可以分享给朋友和同事使用,IEPL 线路延迟比较低,IP 地址也几乎不会变,稳定好用。2TB/月流量每月只用大概 500GB 。
VPS – BandwagonHost VPS
$49.99/年,总花费$49.99。
便宜,备用。闲了可以用来折腾玩。
VPS – RFC HOST
$12.99/月,总花费$156。
RFC一直有服务稳定的好口碑,非常适合用于搭建代理个人使用。香港2区,$12.99/月,每月500G流量,延迟和速度都很不错,可以看香港区 Netflix。据 Affyun 介绍,电信和联通去程走GIA CN2,移动走HKIX,回程方面,三网都走联通。
用来搭建代理,每月大概用掉100-200GB 流量。因为常使用 PayPal 等支付类服务,需要一个固定的IP地址,同时避免了多人使用同一IP地址导致频繁输入验证码,所以 RFCHost 已经成了最主力的工具。
VPS – AWS Lightsail
$10/月,总花费$120/年
AWS 对标 Vultr、Digital Ocean 等推出的轻量云服务器。
数字移民网站使用 WordPress 搭建,运行在 AWS Lightsail上。虽然很多小厂商VPS 的线路更好,但总是不放心,机器或线路出问题再恢复也很耗心神。开启 Auto backup 功能,什么都不用担心。之前用过一段时间 KVLMA ,线路不错,但使用体验实在不行。
同时也用了AWS S3 存储静态文件,搭配 Cloudflare免费CDN使用。偶尔也随手上传个文件到 S3 用来分享给朋友。费用很低,大概一年的费用不到10美元。
Cloudflare & Nemacheap & Google Domain & Godaddy
域名花费太多,无法统计。
购买域名一般使用 Namecheap,如果准备长期使用,会转入 Cloudflare Register。部分 Namecheap 买不到的域名会在 Google Domain 和 Godaddy 上购买。比如今年在 .gay 域名预售时花了¥1000元购买了一个,然后再也没搭理过,准备不再续费了。
Setapp
现售价 $9.99/月;购入时5个账户$14.99/月,平摊个人费用¥300/年。
Setapp 是Mac软件订阅服务,每月花一次订阅费用,几十款付费软件免费用。考虑到软件更新迭代的付费,合租分摊的价格并不贵。
Setapp 上的很多小工具用了就离不开,常用到的如下图。

Google Gsuit / 已更名 Google Workspace
$12/人/月,可报销。
工作需要,离不开 Google Doc 和 Sheet 的协同。
Google Gsuit 改名 Google Workspace,最大的限制是不再针对多于 5人的团队提供无限储存空间,而是限制每个用户 2TB 空间。
Coda
$15/月,可报销。
新型协作文档。在Coda中,Doc、Sheet 的界限变得模糊,所有文档可以用函数串联到一起实现自动化。使用的场景举例:为每个员工设置 Profile,设置每月定时更新,到了设置时间,文档内容(工资表详情)会通过邮件自动发送;同步各平台工单信息,在文档中直接回复,即可推送到各个工单平台;连接 Figma、Github 等的自动化需求。目前的缺点反应速度慢,学习成本迁移成本高,同时可能需要网络代理。
作为一个超小的工作室,每周给兼职人员发账单就用自动化文档工具 Coda。因为使用的功能比较单一,所以购买最便宜的套餐即可,性价比很高。
云存储 iCloud 200GB
$2.99/月,共$30。
虽然个人所有的设备都是苹果家的,但我很少使用苹果的软件服务,通讯录使用 Google contacts 同步,备份照片和文档用 Google Drive,同步文档一直使用Dropbox。 iOS 13 发布后,iCloud 在手机上变成了最好用的云存储工具,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换用了 iCloud,没出什么大毛病,就将 Dropbox 换成了 iCloud。
云存储 Google One 200GB
$29.9/年,共$29.99。
Google One 订阅主要用来放照片和个人文档备份。
The post 2020总结:我这一年的数字生活 appeared first on 数字移民.
转载请注明:逗比根据地 » 2020总结:我这一年的数字生活